67岁AI教父放弃千亿美金巨头 加盟AI教育初创公司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日期:2018/11/23

国内几乎所有具备实力的教育机构,已经有50多家都提出了“AI+”的发展目标。“AI+教育”到底可以做什么,场景也逐一清晰,目前已经被几亿家长们体验到的就包括——智能测评、拍照搜题、智能排课、表情识别、语音识别等。

  在线教育泡沫三年、总融资额近50亿,互联网却没能改变教育,AI才能。


  AI+教育的星火已经开始燎原,来看看最近刷屏教育圈两件事:一是幼儿园版的AI教程问世;第二件则是机器学习领域的教父级人物跳槽加入了一家成立仅四年的中国初创公司。


1542942381.jpg

    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左)与 Tom Mitchell 教授签约


  11月16日,全球机器学习教父、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Tom Mitchell教授,正式宣布加入了中国一家教育创业公司——松鼠AI,出任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引起圈里一阵惊叹。


  Mitchell教授到底有多牛?


  Mitchell长期从事机器学习、认知神经学科等研究,全世界最经典应用最广的机器学习教材,就出自他之手。在全球机器学习领域,Mitchell教授是公认的行业“教父”,Machine Learning第一人。


  这些还不够——Mitchell还担任全球高校AI领域排名第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而他的前任院长Andrew Moore ,正是刚刚到谷歌任职AI负责人代替李飞飞的人)。1997年,他在CMU联合创立了自动化学习和探索中心,该中心是全球的高校中首个机器学习系,也是首个开设机器学习博士课程的机构。从1997年至2016年,Mitchell一直是该系的负责人。


  1997年出版的Machine Learning (《机器学习》)一书是人工智能领域最经典的教材之一, Mitchell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进步作出而贡献蜚声海内外,拥有学术论文专著超过130篇,并广泛发表于《Science》、《Nature》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他最经典代表作是《机器学习:一种人工智能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作通用教科书,被誉为行业圣经。


  得益于在行业内作出的杰出贡献,Mitchell还曾任美国人工智能促进协会 (AAAI) 主席,AAAI及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成员。2007 年获得了AAAI杰出服务奖,201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并于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这家神秘的中国公司松鼠AI,是乂学教育新推出的K12辅导品牌。乂学教育在2014年创立,主营业务是K12领域智能个性化辅导,主要是通过算法结合中国学情开发出一套学习引擎,为每位学生智能提供专属的学习路径。到今年6月,松鼠AI累计融资已近10亿人民币,估值超过11亿美金,迈入独角兽行列。


  钛媒体独家获悉,Mitchell教授加入松鼠AI前,拒绝了众多千亿美金巨头公司抛出的橄榄枝——担任首席科学家、董事会成员的机会,最终选择了这家中国公司,教授到底为什么?一家刚刚成为独角兽的中国公司,为什么可以赢得和谷歌、Facebook、微软、IBM首席科学家同级别的全球顶级AI届泰斗的认可?


  人才流动就是产业的风向标,当整个互联网产业都面临流量的拐点时,被AI激活的教育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爆发式增长的超越TMD的行业?


  而已经年满67岁的 Mitchell,拒绝其他千亿美金级大公司的邀请,最终加入一家成立才4年的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创业公司,会不会成为多年之后回望产业时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教育行业真正的革命要来了


  “我对教育领域一直很感兴趣,我编写过教材,始终认为教育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环,我最近开始深度关注AI对教育的应用,因为现在时机比较成熟了。”在最近一场关于AI+教育的主题大会上,Mitchell如是说。


  这句话背后,其实是有很深含义的。AI在教育领域应用时机的成熟,很可能意味着这个自古以来的传统行业,也要真正进入到数字化的快车道了。而从历史来看,所有被数字化的行业——音乐、媒体、零售、通讯、交通,都无疑会迎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和爆炸式的增长。这样的挑战和机会,才是对顶尖人才最大的吸引力。


  全球范围内,教育行业的核心痛点只有一个,没有之一: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


  为什么优秀的教师资源如此稀缺?松鼠AI的CEO周伟曾在钛媒体T-EDGE峰会上分享过一个现实:以上海杨浦区为例,几百万人口中,初中英语学科只有一位特级教师。“因为他需要20、30年的经验,去不断的累积,这样的教师资源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


  实际上,稀缺的不仅是优质教师资源。据今年8月教育部发布《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89万所,招生3313.78万人,在校生1.45亿人,专任教师949.36万人。而特级教师不到千分之一,这个巨大的差距,使得保证基本教学质量就已经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更遑论能够让孩子学习效率得到最大提升的个性化问题了。


  正是这个瓶颈,使得虽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带来了一些变化,但并没有取得其他领域那样巨大的变化和影响,只是提高了获取教育资源的便利性,却并没有对教育学习的效率带来很大提升,更没有解决到到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换句话讲,过去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只是解决了教育行业的“太花钱”的问题,包括录刻式的教育或者是手机APP的教育。所谓录刻,只是把线下的教育搬移到了线上,降低了成本,但也暴露出新的问题:一是完课率非常低,二是交互性差,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没有人解决和帮助,对学生自主性要求非常高,学习时间无法保证,所以学习效能没有显著提高。


  而之前流行的在线“一对一”教育的形式,虽然带来个性化学习,但是,这种模式对老师的依赖性非常强,好老师的资源始终有限,他们的精力也有限,当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时,优质的老师的比例就会被严重稀释,整体教学质量很难维持,而且也需要巨大的成本支出来维持、甚至争夺优质教师的资源。


  而事实上,一个特级教师出来授课的课时费,是每小时4000元,收费每小时150到300元的无论线上线下一对一,是不可能找到最优质的师资的,这也是为什么几百万上千万的学区房仍旧被趋之若鹜。


  正是存在着优质教师资源这个核心的限制条件,这也是为什么教育行业没有出现垄断性的巨头的原因,即使强大如新东方和好未来,发展近20年,市场占有率也仍然不高,无法体现出规模效应。而且,好的老师主要集中一、二线城市,下面的三、四、五线城市就难以找到一个好老师,扩张起来就更加困难。


  而以AI为基础的自适应教育,理论上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智适应学习的概念,源于“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诞生于人工智能时代,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流行。智适应学习模式,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心理测量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等专业领域。简单说来,它主要是使用计算机算法来调节与学习者的互动,并提供定制化的资源和学习活动,以满足每个学习者的独特需求。


  在早期,囿于计算机的普及的性能以及AI算法的成熟度,这样的学习模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而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在中国,拥趸者将更愿意它理解为“智适应学习”,也可以说是自适应学习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升级。


  近两年来,国内几乎所有具备实力的教育机构,已经有50多家都提出了“AI+”的发展目标。“AI+教育”到底可以做什么,场景也逐一清晰,目前已经被几亿家长们体验到的就包括——智能测评、拍照搜题、智能排课、表情识别、语音识别等等。


  而上述这些方法在整个K12产业的落地还十分有限。来自艾瑞的数据显示,总规模达3万亿的中国教育市场,K12课外辅导总市场规模6000亿,新东方和好未来在其中只占到了2%的份额。如此来看,K12课外辅导行业空间巨大,急需新的、革命性的教学方法。


现在就咨询 教育行业的软件开发解决方案

致电:023-67549600